11月13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國務院批覆設立四川天府新區情況通報會。會上透露一系列加快推進四川天府新區建設的創新思路和務實舉措,加快建設成渝經濟區最具活力新興增長極,四川信心十足。
  信號一
  將組建統一管理機構
  □解決新區與行政區劃重疊的問題
  □更大程度促成資源集聚
  □通過授權,讓新區管理部門有權“拍板”
  天府新區橫跨3市7縣(市、區)——如何避免“三個和尚沒水喝”
  通報會透露,我省正抓緊報批成立四川天府新區管理機構,探索與現行體制協調、聯動、高效的管理方式。橫跨3市7縣(市、區)的天府新區將由怎樣的一個機構來管?它應該具備怎樣的權限和功能?記者邀請四川省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小剛、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白永平、清華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中心主任施祖麟進行瞭解讀。
  為何建?
  既要統一規劃也要統一實施
  記者:升級“國家隊”前,天府新區管理也是“1+3”:在成都、眉山、資陽片區管委會之上,有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委員會。為何還需設置四川天府新區管理機構?
  王小剛:新區下轄3個市的部分,分別是獨立利益主體,擁有建設所需的權力與資源,但它們上面的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委員會卻沒有——這個類似於聯席會議的協調機構,能為天府新區的重大決策“拍板”,卻不是一個管理執行機構。
  這意味著,有統一規劃,卻沒有統一實施。比如在規劃確定的某生態區,污染企業要搬離,新產業不准引入,誰來支付搬遷補償和稅收損失?地方不願意,就只有擱置;又如,規劃要求修一條穿越幾大行政區的公路,缺乏資金和意願的區域,境內部分當然修得慢、甚至停工,先完成部分就成了“斷頭路”。
  在籌備和啟動階段,天府新區內3個市“各自為政”,弊端尚不凸顯;升級後,天府新區進入“大開發階段”,涉及大量要素、利益協調。要防止“三個和尚沒水喝”,就需要設立統一的管理機構。
  怎樣建?
  應授予行政審批管理權限
  記者:公開資料顯示,此前國內成立的10個國家級新區管理部門中,8個已獲得至少部分省級行政審批管理權限。通報會也透露,天府新區將在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對國家級新區而言,這是否是一種“標配”?
  施祖麟:這至少是一種方向——它能解決新區與行政區劃重疊的問題。各地多按行政區劃管理經濟,而國家級新區是按經濟區劃管理。通過授權,讓新區管理部門有“最終拍板”的權力,是打破區域行政分割的最直接辦法。
  白永平:目前,政府仍能調動相當數量的資源。對國家級新區而言,更高級別的管理權限,能更大程度促成資源集聚,提高新區內管理審批效率。
  記者:省政府哪些權力應授予國家級新區管理部門?
  王小剛:不違反國家規定、新區運行所需的權力省政府都可授權——包括經濟領域的項目審批、社會管理權限。最終理想狀態是,新區管理部門在其範圍內全權負責,省政府只負責監督考核。
  記者:這是否意味著,應學習浦東新區和濱海新區,讓天府新區成為獨立行政區?
  施祖麟:模式選擇差異,源於發展階段、條件的不同。濱海新區建在荒地上,背景簡單;浦東新區經過十餘年發展,開發基本完成。沒有先決條件,不宜獨立成行政區。
  白永平:新區初啟,保有下轄原有行政區劃,避免複雜的行政機構整合及人事變動,有利於調動各區縣積極性。
  咋協調?
  應與地方建立利益分配機制
  記者:在保證新區有效管理前提下,如何兼顧地方的積極性?
  白永平:建立利益分配機制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具體方式可多樣化:對承擔新區內生態功能的地區,可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給予補償;區位較差、在新區占比較小的市,可通過“飛地經濟”等形式參與新區建設“分紅”。
  王小剛:要發揮地方的建設自主性。事實上,在初期,天府新區內的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如果只涉及相關市、縣,建議仍由地方進行;只有跨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或重大項目,才由新區管理部門統一協調安排。各地目前直管的產業區甚至可予以保留。□本報記者 熊筱偉
  信號二
  完善三級輻射帶動機制
  □率先處理好天府新區與成都中心城區的關係
  □以天府新區為經濟中心,輻射效應圈層擴散
  □加強與五大經濟區和其他地區的互聯互通
  新區“大樹”下 如何既方便乘涼又適宜長草
  通報會透露,將促進天府新區與成都中心城區、五大經濟區和其他地區互補發展、協同發展。省發展改革委介紹,天府新區升級後,其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被寄予更大期望。接下來將在這三個層面完善天府新區的輻射帶動機制。
  設立國家級新區不是純粹市場行為,輻射帶動作用如何發揮,政府應提前主動考量
  天府新區將打造成渝經濟區最具活力增長極。不少學者認為,“極”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更多應通過市場手段來實現。
  新區“大樹”下,如何既方便乘涼又適宜長草?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馮曉認為,國家級新區這個“極”稍有些特殊。他解釋,國家級新區設立不是一個純粹的市場行為。政府與市場在新區建設過程中必須打好配合。天府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如何更好發揮,政府應該提前主動考量。
  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教授陸銘提醒,新區建設過程中有兩個相互交織的現象——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美國、加拿大等城市化進程較為成熟的國家,這樣的現象也一直存在。馮曉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二者的關係:需要先把蛋糕做大,這樣才能分蛋糕。天府新區的設立對周邊的人才、資金等有集聚作用,可以在後期的技術轉化、產業化等階段拉動周邊地區發展,讓其獲利。
  馮曉認為,從四川天府新區規劃建設之初,就明晰三級不同分工和分享規則,無疑既有利於做大蛋糕,也有利於分好蛋糕。
  加強天府新區與五大經濟區和其他地區的互聯互通,是輻射作用發揮的前提
  三級輻射帶動機制到底應如何建立?通報會只透露將積極發揮天府新區的區位、交通、產業、開放、科教和人才等綜合優勢,積極為全省乃至整個西部地區提供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服務。
  天府新區與成都中心城區的關係頗為引人註目。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認為,成都的快速發展是天府新區建設的重要依托,只有率先處理好天府新區與成都中心城區的關係,天府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才能更好地在更大區域發揮。在陸銘看來,天府新區與成都中心城區的距離近是二者互動發展的一大優勢。他建議,政府首先應該從規劃層面推動產業上錯位發展,方能增強相互活力,相互帶動、相互依存。
  天府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如何向五大經濟區和其他地區擴散?
  馮曉從地理經濟學的角度來闡釋,以天府新區為經濟中心,其輻射效應將形成圈層擴散,要實現這種圈層擴散作用則有兩個主要影響因素:其一是距離經濟中心的距離,其二就是產業結構是否合理。
  陸銘認為,這種輻射帶動作用的發揮並不是所有城市都要均勻分佈產業,各區域之間的發展本身就有差異。他建議,政府應該在加強天府新區與五大經濟區和其他地區的互聯互通方面更多著力,建設好基礎設施。這種互聯互通不僅包括可見的交通基礎設施,更包括信息、資訊等無形的通道。
  □吳亞飛 本報記者 董世梅
  信號三
  發展目標三步走
  □第一步體現更快的要求
  □第二步體現更高的要求
  □第三步體現更好的要求
  “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目標為何推遲五年實現
  通報會透露,我省對天府新區原規劃目標作了適當調整。
  具體看主要有兩大變化:一是從原規劃的GDP量化衡量,變成了產業、城市建設等方面的綜合考量;二是將“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目標從原規劃的2020年,推遲到2025年。
  為什麼會做這樣的調整?
  四川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於建瑋認為,對天府新區規劃目標的主動調整,與我國正在進行的宏觀經濟發展管理模式的調整一致。以往的規劃,喜歡制定量化的GDP指標,但這種目標的實現具有不確定性。如果為完成量化目標,過多採取行政手段推動經濟增長,這一定是不可持續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意義深遠。”於建瑋說,從國家到地方,都在調整宏觀經濟發展的管理模式。具體到四川天府新區目標的調整,自然也受到這種深層調整的影響。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白永平從另一角度解讀,新區應更側重綜合考量。他說,新區不僅是一個工業區,也是新城區,這個定位決定了新區在考核時,應不同於以產業為重的高新區、經開區,而應綜合考慮產城一體的目標。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認為,細讀三步走目標會發現,第一步體現的是更快的要求,第二步體現的是更高的要求,第三步體現的是更好的要求。實現“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目標是第三步。於建瑋認為,推遲實現目標的時間是適應經濟新常態表現。這讓天府新區能輕裝上路,實現更多更深遠的發展目標。
  □本報記者 李欣憶
  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大事記
  2011年
  國家《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首次提出規劃建設天府新區
  2012年
  《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提出加快把天府新區建設成為西部地區重點城市新區
  2013年12月
  省政府正式向國務院報送了將四川天府新區批准為國家級新區的請示
  2014年9月
  國務院《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推動天府新區創新發展
  2014年10月
  國務院批覆設立四川天府新區
  (原標題:天府新區怎麼建通報會釋放三大新信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w58owfc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